文件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中国满足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三好学生标准 最近一个时期,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专门研究了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所以,不能夸大TPP对于美国之外成员国的帮助,更不能夸大TPP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负面影响。
我们发现,三个条件使得这13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突破,我们称之为三好学生标准。第二,人口素质与人力资本是否达到基本标准。最近,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进展十分顺利,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第三,是否对发达经济体开放。而在历史上,人均GDP达到1.1万美元的经济体,与美国当时的人均GDP相比,差距是比较小的,因为当时美国的人均GDP远远低于今天的5.3万美元。
这种国内贸易的巨大潜力强调再多也不过分。中国正在通过双边贸易以及区域性贸易包括RCEP等方式,来化解TPP的所有负面影响。尽管存在着各种分歧,但各方面人士基本有这样一个共识,即人民币进入SDR篮子对人民币国际化只具有象征意义,尽管这种象征意义也并不是不重要。
现在除了沪港通以外,马上又要开深港通,沪伦通也在进行可行性研究。一个具体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确定人民币的SDR参考利率。因为本次汇率改革仅仅是中间价的改革,不是取消外汇干预。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都是渐进的,小步推进的,从理论上或实践上很难说每一步应该谁先谁后,更多的是要根据需要和现实状况来选择。
最后,放眼全球,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所有储备货币国家都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而且只有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不管这个中心是否同时是该国的政治中心。我觉得现在是时候重新考虑国际板了。
有管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利率市场化方面,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实行和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狭义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研究如何确定利率走廊,如何形成无风险的利率曲线,改进和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三是每天浮动的幅度是确定的。日元是SDR篮子货币,但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不振,近三十年来日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占比呈下降趋势。
它认可了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迄今为止所取得的进展,是人民币国际化上了一个新台阶的标志。因为国外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稳健的资金偏好债券市场,而追求较高收益的资金则更倾向于通过QFII投资国内股票市场,或者投资于国际板。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在上交所开国际板?尽管这个设想三、四年前曾提出过,由于种种原因而半途而废。与此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主要还是有赖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平稳发展,有赖于国内一系列的金融改革能够取得成效。
一种货币能否进入SDR篮子并不是它能否成为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这些争议随着11月30日IMF执董会同意人民币进入SDR篮子的决定而终于告一段落。
差不多在过去的一年中,关于人民币是否应该、是否能够进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国内外各种争论和猜疑不绝于耳。比如澳大利亚元是一种储备货币,但它不是SDR篮子货币。
这些观点误导了公众,会妨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8月11日的改革在国际上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国外各资本市场的指数都出现了下跌,有些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进入专题: SDR 特别提款权 IMF 。当时有些人也比较担忧人民银行对外汇的干预会大量消耗我们的外汇储备,所以建议干脆让人民币汇率走向完全浮动。因为随着人民币进入SDR篮子,国外对人民币资产的要求会增加,除了我们已经对各国央行、国际金融机构和主权财富基金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利外,开设国际板同样对人民币国际化有好处。对于最近比较热议的监管体制改革,总的看法是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倾向日趋明显,过去的分业监管确实需要做必要的调整,否则的话,类似于这次股灾的情况还会出现,而股灾的出现以及应对它的措施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国外有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存在政策信任度(policy credibility)的问题。
与此同时,最近也出现了一些夸大其意义的言论,比如将它与中国进入WTO的意义相类比,比如认为人民币进入SDR篮子就意味着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已被国际上认可是储备货币了等等。既然如此,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坚定地执行,应该在现有基础上,鼓励各种金融要素向上海集聚。
应该逐步稳健地放开或取消各种限制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行政措施,如放宽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放宽QFII的审批条件、加快QDII2的试点工作、简化熊猫债发行程序等作为罗斯福新政核心之一的《国家工业复兴法》,是政府干预市场的典型。
减税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力的措施。里根等会议室变得鸦雀无声后说道,女生们、先生们,我痛恨通货膨胀,我痛恨税收,我痛恨苏联。
第二,降低税负,提高个人和企业家工作的积极性。销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从某种程度上讲,克林顿时期的经济辉煌,正是里根经济学红利的涌现。里根1984年竞选连任时,经济已经触底反弹。
贷款规模出现负增长,是2009年央行公布信贷数据以来的第一次。我们要用观念去不断打开这个消费和内需拉动的东西,这一定是企业家的作用。
三是,最重要的是,改革红利的产生需要时间,在短期内,改革不仅不能改善经济,反而令经济更加困难。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持续压制市场力量的发展,也导致美国财政赤字危机。
在1981年的总统就职演说中他说:在目前的危机中,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所在。拉姆斯菲尔德说:理论简单的令我震惊,如果税率100%则政府获得的税收为0。
因此短期内可能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压垮实体经济的还有不断累加的管制。这一观点听上去与直觉不符,但有更深刻的道理:只要市场是有效的,企业家是理性的,就不会创造无效供给(产能过剩)。当时整个国家,不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都反对沃尔克加息、呼吁放宽货币供应。
里根每月与一批优秀的顾问举行一次很长的午餐会,确保政策是正确的,这些人包括沃尔克、弗里德曼、格林斯潘、拉弗...与这些人士共事,帮助里根不断强化自己的改革信念。与凯恩斯主义的立杆见影不同,供给经济学要求的是大胆的减税、痛苦的结构性调整、自我革命的简政放权。
以拉弗曲线为中心的减税理论是供给学派的中心。凯恩斯曾言:真正危险的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这难道不是巫术吗?1974年年轻的经济学家拉弗(Arthur Laffer)在与拉姆斯菲尔德(后任小布什的国防部长)、切尼(后任小布什的副总统)共进晚餐时,在那张美国最著名的餐巾纸上画出了拉弗曲线。里根上台之初,美国经济面临四大问题:政府开支过大、财政赤字。